登录 | 注册
南宋一两金铤
浏览:2236   [ +收藏 ]

李晓萍 金银流霞丨古代金银货币鉴赏丨


微信图片_20191110194317.jpg


南宋金铤长122毫米左右,宽11-14毫米,厚2毫米,重39克左右,成色在95~99,9%之间。

目前发现的一两重南宋金铤,主要集中在杭州、江苏、安徽等地出土。南宋金铤的形制保留直形,这主要是出于铸造工艺上的原因,其制作较为规范,且有大小两种,杭州在1956年和1999年先后出土两批金铤,尺寸重量大致相同,一般长101~126毫米之间,宽在10~17毫米之间,厚1毫米左右。重量为35、4~42克。安徽休宁在1952年也出土2件金铤,其形制重量与杭州出土的金铤相似,属于大型。1979年11月安徽合肥出土的金铤属于小型,长70~90毫米,宽7~9毫米,厚1毫米,重19克。


韩四郎金铤.jpg


韩四郎金铤


李六郎金铤.jpg


李六郎金铤


刘三郎金铤.jpg


刘三郎金铤


石三郎金铤.jpg


石三郎金铤


从南宋金铤形制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南宋金铤的铸造较唐代金铤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是先制成一根长金条,再根据一定的尺寸截段,因而其尺寸、重量,包括成色都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这说明当时金铤的打造是根据一定标准,显示一定的价值以便于流通。而且南宋金铤的尺寸、重量的设置,更接近于流通货币,这与大小不一、或薄或厚、轻重有别的唐代金铤上贡、进献的职能有本质的区别。


石元铺金铤.jpg


石元铺金铤


寺桥贾四金铤.jpg


寺桥贾四金铤


铁线巷陈二郎金铤.jpg


铁线巷陈二郎金铤


一般来说,南宋金铤的铭文比较简单,仅有表示金的成色、金银铺名、工匠名及彰名店铺的押记等。 石元铺是金银盐钞交引铺名,金银盐钞交引铺是有一种特殊的店铺。其经营范围在保留前朝金银铺的各项业务的基础上新增了兑换政府专卖品钞引的经营业务,是一种带有官商性质的民间金融机构。韩四郎、陈二郎、武一郎是金银匠名。十分金是表示足金。当时京城临安有一百多家金银铺,彼此间都有竞争,标明成色、铺名、工匠名不仅可以提高金银铺的信誉,显示其成色的可靠性而且有彰明店名、扩大知名度,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


武一郎金铤.jpg


武一郎金铤


薛李宅金铤.jpg


薛李宅金铤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