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跨越清代民国的鑪関茶課
浏览:2258   [ +收藏 ]

丁贻平 川锭博物馆 2017-06-15


说到炉(鈩 )关茶课锭,川锭收藏圈内的朋友都十分熟习,炉关茶课中的炉关就是打箭炉关的简称。打箭炉关设立于康熙四十年(1701),“打箭炉关属户关,由户部管理,主要抽收百货杂物商税,由四川布政司汇解部库,以充兵饷、百官‘养廉’之费。”①(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第55页),乾隆四十五年(1780),打箭炉改归四川督抚照临清等关之例,派员管理,乾隆四十六年(1781),改打箭炉同知就近收奏销。


01打箭爐·足色纹銀.jpg


打箭爐·足色纹銀


该锭就是打箭炉常关征收的百货杂物商税税银


02二十二年·鑪関茶課·二十二年.jpg


二十二年·鑪関茶課·二十二年


该锭是打箭炉茶关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定向征收的茶税税银

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川总督赵尔巽在四川对税务机构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剥夺府、厅、州、县官吏财权,“在省城成都设立经征总局,各地方设立经征分局,将从前归地方官府征收的地丁、津贴、捐输、契税、肉厘、酒税、油捐等税改交委员统一征解。仅宣统二年(1910)共收正杂税银205万多两,”②(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第54页)税务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次改革也涉及到四川的几处常关,“宣统元年,督抚赵以地方官兼办税务,积弊颇多,先后将各关税事改归经征分局办理,或委员专管,夔关事务较烦,专派道员接办,统由藩司考核。”③(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第509页)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关经征总局的银锭。



03厘經分局·鑪関茶課.jpg


厘經分局·鑪関茶課


该锭倾销时间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至宣统三年(1911),这也是清代经征分局设立的时间段。它是目前已发现的清末最晚的炉关茶课。按照赵总督的税务改革,打箭炉关关税应该由康定的经征分局征解,为何锭上还有厘经分局的信息?从厘经分局字面理解,四川部分征收百货厘金的厘金分局与经征分局合署办公?还是两个机构合并成立了厘经分局?这一连串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考究。


04經徵分局、厘經分局.jpg


經徵分局、厘經分局


从这两锭的信息看,当时四川的确是经征分局和厘经分局并存的税收机构,这与厘经分局炉关茶课锭相互印证。


05民国三年•鑪関茶課.jpg


民国三年•鑪関茶課


6月12日晚,川锭朋友圈出现了“民国三年•鑪関茶課”银锭,由于是首见,谨慎起见,我初步判断民国三年是后加戳。13日上午,随着与朋友们的持续讨论和资料的不断证实,该锭基本可确定是民国三年(1914)且具有官方性质的炉关茶课。

认真学习史料后才知道,民国初期并没有取消打箭炉的炉关、奉节县的夔关等重要常关机构,毕竟税收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民国六年(1917)经殷镇守使呈准中央,改归川边管辖之后,每年额定征银十一万两,计引票十一万张。每引一张,计茶五包,征银一两。所以票额,由雅安、荥经、邛崃、名山、天全五属茶商,分别摊认。”④(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第470页)。


06.jpg


在“西康财务统筹处东关榷税署民国十六、十七年度岁入表”中查到,“民国十六年(1927)茶课收入98363两,整个炉关收入是236613两,”、“民国十七年(1928)茶课收入128647两,整个炉关收入是289240两。”⑤(杨仲华《西康纪要》上册,第153—154页)这种形式或许一直延续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初,民国政府实行废两(银两)改元(银元)的货币政策,即禁止使用银两改用银元的新政策。此后,才结束了打箭炉关上解税款时使用银锭的这一传统做法。


07.jpg


08.jpg


川锭新品种层出不穷,引人入胜,这正是吸引国内外广大川锭爱好者的魅力所在,也鞭策我们不断去学习、探索、考究,一层一层地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